天津北方网讯:天津港保税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经济发展的“野战军”、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和“试验田”,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致力于营造良好的爱才聚才用才环境,把人才资源转化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完善政策体系,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2021年,天津港保税区成立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为区内各类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2023年1月,保税区发布1.0版本“1+5+N”人才政策;2024年5月,迭代推出2.0版本《天津港保税区关于打造高质量发展人才集聚新高地的若干措施》,聚焦人才引进、培养、开发、激励、服务等关键环节,全面实施“凤凰招引”“菁英锻造”“梧桐焕新”“人才绿洲”“人才乐活”五项工程,努力以人才链的“强”,激发创新链的“活”,托举产业链的“优”。
2023年8月,保税区创新开发“人才保库”小程序,为人才政策集成服务提供可靠路径。除政策查询匹配功能外,小程序还拓展了人才招聘、人才活动、揭榜挂帅、众创空间、人才公寓、产教融合、成果转化等信息资源,有效扩大信息服务范围,开启人才服务信息在线一网通晓新渠道。2024年,保税区组织申报各类人才项目23个,申报人才数量达400余人,资助金额达3000多万元。
精准对接需求,做好人才服务保障
展开剩余68%保税区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以快、准、实、暖的服务理念,精准对接企业和人才需求。针对初创企业,给予更多关注和帮扶,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天津中合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初期遇到资金困难,保税区党委人才办悉心指导企业申报滨海新区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成功获得150万元人才资助,为企业注入活力与自信。三年来,中合基因已建成1000平方米研发基地,组建近50人研发团队,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天津市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等称号,累计获得近亿元投资。
针对中策橡胶(天津)有限公司遇到的技术难题,党委人才办建议其参加滨海新区揭榜领题赛,通过多方渠道积极宣传,最终促成企业合作,并提供1万元项目支持资金。
优化人才生态,构建服务新格局
2023年,保税区打造天津市首个集政治引领、首站服务、政策宣讲、人才展示、产才对接、休闲交流、人才沙龙功能“七位一体”的新型人才服务综合体——天津港保税区人才“荟”客厅,以服务专员常驻、职能部门轮班驻点服务的形式,协同做好创新创业人才全链条服务。
2024年,保税区对人才“荟”客厅进行全面提升改造,融合“五彩保税 斑斓未来”理念,全面展现保税人才生态。党委人才办联合区内企业全年举办各类人才活动90场,2000余人次参加,服务水平获得企业人才高度评价。
此外,保税区还建设了人才首发站和人才直播间,向外延伸人才服务功能。人才首发站为人才提供临时工位服务和创新创业首发服务;人才直播间开展政策解读、心得分享等直播活动,开启保税人才云端游。
依托空港人才核心区地理优势和东西湖风景优势,保税区焕新打造天津市首家人才主题公园,建设人才林、人才柱、人才明信片等景观,为周边人才提供休闲放松空间,营造尊才重才爱才的社会氛围。
聚焦青年人才,夯实发展根基
为优化青年发展环境、吸引集聚青年人才,保税区组织部、人社局、社发局联合协作,制定并实施涵盖青年人才引进、住房保障等内容的综合性支持政策,圆满完成青年驿站标识系统安装工作。
保税区统筹空港、临港8所高品质公寓,调配150套房间作为青年驿站房源,地处交通枢纽核心区域,配备全套家具家电及网络设施,同步对接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切实保障青年人才“拎包入住”的便利性与舒适度。
下一步,保税区将持续健全政策支撑体系,多部门联合开展企业青年人才需求专项调研,精准建立对接需求清单,创新服务模式,深化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以更优政策供给、更实工作举措、更暖服务保障,全力推动青年人才共享发展机遇、成就人生梦想。
天津港保税区将始终秉承“党建引领 共同缔造”理念,持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和发展环境,把人才这一宝贵资源更大程度转化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津云新闻记者赵颖妍)
发布于:北京市配资炒股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